全国
    今天日期 2024-06-14 星期5
    按键CtrL+D收藏本站 便于下次浏览!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全国 [切换]
    娱163网 > 今日资讯 > 城市 >  宁德:难忘寿宁美 自在山水间

    宁德:难忘寿宁美 自在山水间

    发布:2023-02-17 10:56:58   |   299阅读   |   作者:妮妮   |   【】【】【网站投稿

    氤氲山水间,缱绻时光里,寿宁之美如薄纱遮面,低调朦胧、引人探寻;寿宁之美如春风拂面,清新自然、令人心怡;寿宁之美如品读诗文,有感有悟、无穷回味……

    一座古廊桥,似长虹飞渡、伫立百年,与淙淙流水共语春秋、静迎来客。

    一个古村落,群山环抱、一水护田,有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安宁与惬意。

    一台北路戏,迤逦婉转、水袖飘舞,道尽古今多少事,赢得看客满堂彩。

    一乡名下党,数十载山乡蝶变,倾注着一代代人的心血,凝聚着发展之力,也映衬着时代之变……

    如今,寿宁拥有难忘下党红色旅游景区,廊桥水乡·状元故里西浦景区,千年秘境·百硐奇观官台山古银硐国家地质公园,万亩烂漫樱花云上水洋景区,四季风景如画的垅上茶乡景区,风光旖旎的杨梅州风景名胜区……处处装载水光山色、传承人文历史,是承载着无数人乡愁的寿宁,是多少人向往“诗与远方”的寿宁,是令人流连难忘的寿宁。

    宁德,难忘寿宁美 自在山水间

    文旅赋能全域迎客来

    寿宁地处闽浙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访贫问苦、指导发展。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回信,希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下党作为全国五个分会场之一,亮相全球。

    这里是人文之乡: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唯一主政之地;“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国宝级木拱古廊桥6座;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戏;千年名村西浦村孕育了1位状元、18位进士。

    这里是红色之乡:拥有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张高谦烈士陵园,以及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中共闽东特委含溪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是生态之乡:森林覆盖率达71.1%,被称为“空气维他命”的负氧离子浓度值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这里是康养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58.2万亩富硒土壤和68.8万亩富锌土壤,先后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硒锌绿谷、中国老年宜居城市称号。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璀璨荟萃的人文底蕴相融相汇,成为寿宁旅游产业兴起的沃土。近年来,寿宁县紧紧围绕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打好特色牌、走好生态路、做好“文旅+”,重点推出“难忘下党学习之旅”“八闽夏都·自在寿宁”等集观光休闲度假精品线路,下党“下乡的味道”红色之旅被国家文旅部推荐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福建省的第一条线路,难忘下党不忘初心研学游列入宁德十大红色旅游主题精品线路。全域规划、分点建设、逐项推进,推动全域旅游风生水起,让山城寿宁敞开大门,欢迎八方来客。

    难忘下党红色新地标

    连绵群峰、山路蜿蜒,绿水深流、廊桥横卧。下党乡,虽地处偏远,但活力无限、未来可期。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他在宁德工作期间,曾经“三进下党”,现场办公,察民情、解民忧。这段“异常艰苦,异常难忘”的下党往事,那记忆中的一杯草药茶、一碗绿豆汤,生动而鲜活,时至今日仍然教育着党员干部、激励着乡里乡亲。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下党乡亲们回信中,肯定了“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的发展成效,鼓励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跨越三十载,经年累月间,下党的路好了、房子新了、人多了,乡亲们也逐渐富起来,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现存单孔跨度最长的鸾峰古廊桥静默无言,一路见证着下党山乡巨变,承载着太多的情怀与精神。近年来,下党立足发展成效,融合红色元素,突出乡土特色,以建设“中国红色新地标”为目标,致力打造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和省级党性教育基地,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党性教育教学基地内涵,逐步叫响“难忘下党·福满寿宁”全域旅游品牌。

    生态清新、古村悠悠,目前,下党拥有碑坑古民居、碑坑山古村落、古廊桥等文化景观资源,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等称号。近年来,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设施逐步齐全,下党逐渐成为全国热门的党性教育目的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寿宁县旅游必打卡之地。

    古韵廊桥今朝焕新姿

    两岸耸青翠、溪谷卧廊桥,走进寿宁山野乡村,可常见这种一座木拱廊桥临水悬立的奇景、美景。

    木拱廊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桥梁样式。桥上有屋、有亭、有阁、有庙,有诗云“玉宇琼楼天上下,长虹飞渡水中央。”在寿宁,廊桥俗称“厝桥”,寓意“房子一样的桥”,是群众们谈天说地、休闲娱乐、纳凉避雨,乃至上香祈福的绝佳场所。他是“活”桥,流淌着无穷的生命力,沾染上人间烟火,如一位老智者,大度包容、静观百态。

    寿宁有着“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的称号。2004年,桥梁权威专家唐寰澄教授专程到寿宁进行考察,对寿宁廊桥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关注。他在所著的《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称:木拱廊桥“可以说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在世界桥梁史上唯有之”。

    寿宁木拱廊桥从数量上讲,是现已发现的以县为单位的区域内全国数量最多的地方,目前共保存有19座。而从年代序列上看,寿宁木拱廊桥最齐,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乃至解放后还在建造,这在全国极为罕见。其“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寿宁,就如同走进世界木拱廊桥天然博物馆。

    一直以来,廊桥是寿宁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寿宁县连续向国家申报了营造技艺传承专项保护资金,鼓励和资助民间修建木拱廊桥,让廊桥重焕“青春”。寿宁县先后在犀溪镇西埔村、芹洋乡尤溪村等地新建多座木拱廊桥,推动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廊桥,赋予寿宁山水独特的灵性之美,蕴含着太多文化内涵、承载着太多人间俗事,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向世人展现其更美更具风情的新姿态。

    北路音扬戏曲新传承

    一阵锣、鼓、钹、板之声响起,古朴的乡村戏台之下静了下来,而戏台之上动了起来。一唱一和皆是故事、一颦一笑皆有风情。水袖轻舞、婉转吟唱,沉浸的是戏中人,沉醉的是台下客。如今,在寿宁的许多乡村戏台,不时都会上演一出北路戏剧目,成为传播乡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主要演奏乐器为长膜笛,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北路戏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近年来,寿宁县致力传承创新传统北路戏,使这一古老剧种获得生机,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

    多年来,寿宁县依托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对北路戏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开展北路戏挖掘、研究、保护与传承及舞台艺术创作,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同时,积极组织戏曲演员参加福建省“水仙花”奖、青年演员比赛,创作编排大型现代儿童剧《少年张高谦》、历史传奇剧《冯梦龙打虎》、北路戏现代戏《大山里的支书》参加福建省戏剧会演,共获得30多个奖项,取得可喜佳绩。北路戏的保护和传承,有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寿邑芳华,正逢其时。今日寿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红色、梦龙、廊桥、北路戏、三峰古寺、茶仙、知青、信俗、状元、乡土等内涵,打造下党“红色新地标”,塑造廊桥文化品牌,传承保护北路戏曲,以特色化、差异化大兴文旅经济,大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靓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文化积淀转化为地方魅力,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让游客充分领略寿宁山水之美、人文之魂,让寿宁成为人们向往抵达的“诗与远方”。

    本文网址:https://www.yu163.com/chongqing/8399.html
    声明:本文中内容图片实属用户及第三方见解自主公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您发觉非法信息或侵权行为,可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通知后24小时内删除它。
    娱163网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