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1小时通勤圈来了! 成渝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出炉

12月22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获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印发。《规划》指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

到2025年
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 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
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万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小时通达。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沿江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高度融合、枢纽无缝衔接、运营智能高效,运输组织水平、科技和体制创新能力位于国内前列,轨道交通全面发挥客运和货运骨干作用,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以重庆、成都“双核”为中心
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规划》提到,以重庆、成都“双核”为中心,成渝主轴为骨架,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和衔接。按照“网络有机衔接、功能服务兼容、时序远近适宜”的原则,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要打造内联外通的干线铁路网。以强化对外联通为重点,坚持高速普速并举、客运货运并重、新建改建结合,统筹经济性与战略性,科学规划建设干线铁路网络,充分发挥铁路骨干作用,强化成渝双城直接联系,快速联通周边城市群,逐步形成进出川渝四向大通道,支撑成渝地区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记者注意到,其中,要强化成渝双城间直联直通,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打造成渝间直达客流主通道。依托京昆、包(银)海、兰(西)广、沿江、厦渝等高速铁路主通道,加快高速、普速干线铁路建设,形成四向拓展的干线铁路网,支撑成渝地区快速联通其他重要城市群。
完善快速便利的城际铁路网。以成渝主轴为骨架,重庆、成都“双核”辐射为主体,节点城市连接线为补充,优先利用干线铁路开行城际列车,适当新建客流有需求、财力有保障的城际铁路,完善成渝地区城际铁路网,实现“双核”直连直通、城市群节点互联互通。
构建便捷通勤的市域(郊)铁路网。以服务便捷通勤为重点,围绕支撑重庆、成都都市圈,优先利用既有铁路资源,通过优化运输组织、补强既有铁路、改扩建局部 线路、改造站房站台、增建复线支线及联络线、增设车站等方式公交化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新建市域(郊)铁路,有机衔接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打造1小时都市交通圈、通勤圈。
完善“双核”城市轨道交通网。结合区域和城市功能定位,科学编制和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统筹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规划建设。以提高有效供给为重点,统筹城市开发、建设条件及财力支撑,因城施策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缓解重庆、成都等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完善重庆、成都等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同步推进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和既有设施更新改造,统筹做好城市轨道网 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的预留和衔接。
- 图片报:德国节目称狐媚入选欧洲杯名单是假消息,他不会入选[图]
- 杰伦威:有时候我可能应该打得更主动一些 我还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图]
- 伯利:7年合同实际5年因为基本不会让合同到期,球队需稳定性[图]
- 德罗赞:我从小就是科比球迷 当有机会为家乡效力时是无法拒绝的[图]
- 滕哈赫:我们绝对想要留住B费 本赛季令人失望但也有希望[图]
- 意媒:布冯将在本周五被帕尔马市授予城市印章[图]
- Shams:尼克斯希望能留住希伯杜,他的下份合同或达到八位数[图]
- 记者:图赫尔留任的重要条件是得到拜仁高层的全力支持[图]
- 图片报:图赫尔和德泽尔比现在是拜仁新帅的顶级候选[图]
- 德天空:布兰特落选德国队欧洲杯名单,预计多特队内仅2人入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