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今天日期 2024-05-19 星期日
    按键CtrL+D收藏本站 便于下次浏览!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全国 [切换]
    娱163网 > 今日资讯 > 娱乐头条 > 社会奇闻 >  广东省连续33年GDP第一 大部分地方却比全国平均线穷

    广东省连续33年GDP第一 大部分地方却比全国平均线穷

    发布:2022-03-01 20:02:28   |   2007阅读   |   作者:wangyu   |   【】【】【网站投稿

    要论中国在经济层面的第一大省,广东省当之无愧——2021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万亿元,已连续33年名列全国第一。如果把视野放到全球,广东的GDP仅略微逊色于意大利,排名高居第九,简直“富可敌国”。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占地近18万平方公里的广东省内,仅有约1/4的地方符合大众对广东“财大气粗”印象,剩下3/4的境况则不是这样。

    文 | Roxie 图 | 四象设计部

    1

    比起江苏,广东省内发展更不平衡

    近些年网上关于江苏内部贫富差异的讨论不少,许多人都知道,苏北不如苏南发达,但较少被人了解的是,广东其实也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省份,它的贫富分化甚至比江苏严重得多。

    按照地理位置,广东可分为珠三角、粤北、粤东和粤西四大块,以一线城市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压倒性的地位,其他区域加起来只占经济总量的约1/5。

    要是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来衡量,失衡瞬间变得更为明显:2020年,深圳市的人均GDP接近16万元,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则刚刚突破3万元,两者的差距超过5倍;而江苏省内人均GDP最高的无锡市与最低的宿迁市相差2.5倍。

     

     

    在广东21市中,2020年多达16个市的人均GDP都低于全省均值。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全国人均GDP已达到7.2万元,广东大部分城市的同项数据还仅在3~5万元之间。

    如果用他国的人均GDP来简单类比,在广东内部,有的地方富得堪比“中东土豪”沙特阿拉伯,也有地方和饱受战乱摧残的伊拉克经济水平差不多。

     

     

    一旦将珠三角地区的繁华移出眼帘,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光环便会黯淡不少。

    根据一篇名为《广东典型欠发达小城镇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的论文,2015年广东共有1147个小城镇,在数据可查的1117个小城镇中,有786个欠发达小城镇(人均GDP低于全国均值*75%的城镇),占总数的70.37%,而这一占比在粤东、西、北三个地区进一步上升至80%。

    2

    为什么珠三角内外差别很大?

    从先天条件来看,广东北部的山区地带难免受到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的影响,但若将时光倒转千年,最繁荣的反而是如今落后的粤北山区。

    据记载,广东在历史上的开发次序是由北向南。粤北地处粤桂湘赣四省的交汇之处,是北方移民进入岭南的主要通道,盛唐时期韶州(今韶关市)、连州(今清远连州市)的人口总量、增速和密集度都居岭南之首,而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区尚是水乡泽国。

    宋朝以后,新兴农业技术让原本难以耕作的三角洲变为沃土,等到明清时期,佛山的钢铁冶炼、顺德的丝织技术突出,广州又被清朝定为唯一的通商口岸,进一步刺激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也令人口大量南迁,粤北山区就此衰落。

    具有沿海优势的粤东和粤西,也没能分享珠三角的荣光。

    位于粤东的汕头,本是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但经历本地商资外流、粤东骗税风波等,如今已无法与同为特区的深圳、珠海和厦门匹敌。粤西的湛江亦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与广州、上海、宁波同列,但因为“重农轻工”,错失发展工业、对外经贸的机遇,在上世纪90年代还受到走私的困扰,现在也有些掉队。

    而在珠三角内,广州、深圳的发展促成了“华南四小虎”东莞、中山、顺德(现属佛山)、南海(现属佛山)的繁荣,上下游的各种产业链不仅提供大量工作机会,还反过来推动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产业升级,令“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口号风行全国。

    直到今天,珠三角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仍未减少。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比起以前,95后人才更倾向于向一二线城市聚集,而在最具吸引力的50强城市中,位于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纷纷上榜。

    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向往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但在经济水平不太亮眼的小城生活,压力也不一定会顺势减小。如果用居民年收入和当地房价来比较,在深圳、广州买房自然最不容易,但汕头和湛江的购房难度甚至已超越珠三角的大部分城市。

     

     

    3

    面对区域差异,广东要怎么办?

    历史沿袭下,广东省的区域差异已经很明显,自改革开放以来更是迅速扩大,主要体现在珠江三角洲与全省其余地区的差别上。

    《广东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研究》指出,随着1987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扩大,90年代珠三角地区与广东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系数迅速提高,并在1999年达到高点0.672。此后一系列区域政策出台,地区差异趋缓,“十二五”时期的差异系数稳定在0.53左右。

     

     

    然而,2015年前后,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珠三角产业转型较早,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增长显著,而粤东西北地区仍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创新弱、转型慢,对广东缩小区域差距形成新挑战。

    种种因素下,近20年来珠三角的经济霸主地位依然稳固,对广东GDP总量的贡献持续增长,从75%提升至80%。

     

     

    为改善不均衡的局面,广东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广州和深圳定义为“双核”,汕头、湛江则是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双核+双副中心”不同于此前带有扶贫性质的对口帮扶,而是双方在互有优势、互相提供空间的情况下开展合作,细化到操作层面,就是产业集群效应和城市协作分工。

    如果将财政扶贫比喻为“输血”,新的思路更像是“食疗”互补,广东能否以各城市之力,烹制出一桌合理搭配、营养均衡的粤式盛宴?还需要时间来解答。

    本文网址:https://www.yu163.com/news/shehuiqiwen/2022-03-01/1110.html
    声明:本文中内容图片实属用户及第三方见解自主公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您发觉非法信息或侵权行为,可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通知后24小时内删除它。
    娱163网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