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今天日期 2024-05-18 星期6
    按键CtrL+D收藏本站 便于下次浏览!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全国 [切换]
    娱163网 > 今日资讯 > 城市 > 历史人物 >  “明君”面具之下的汉文帝

    “明君”面具之下的汉文帝

    发布:2023-07-27 13:36:23   |   340阅读   |   作者:何何   |   【】【】【网站投稿

    提起汉文帝刘恒,众多的评价都是“千古明君”、“帝王模范”确实,汉文帝是个宽厚仁慈的圣贤之君。那么他的帝位是如何得来的,他真的像说的那样仁孝贤明吗?

    汉文帝本是代王,从八岁开始就生活在封地。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称制大力培养自己的亲属势力,众多开国功臣及皇室成员皆遭屠戮,但却未波及到刘恒身上,主要是因为刘恒的母亲薄姬不受刘邦宠爱,而且也不喜欢去争宠,所以吕后觉得威胁不到自己。

    吕后手段极为残忍,先是逼死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又将其后继位的幼子残忍杀害。但她没想到的是,大将军周勃凭借自己的威望说服了军队,先发制人彻底铲除吕氏一族,此时,能够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个合适的人选。一个是淮南王刘长,另一个就是代王刘恒。因为刘长是被吕后养大的,所以皇位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刘恒手里。据说刘恒接位时,再三推辞,直到黄昏时才进了皇宫。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的“仁”,其实都有可深究之处。汉文帝的兄弟刘长为人骄纵,在自己的封地不行汉律,却制定新的政策,出行时都用帝王的仪仗,这都是不合礼制的。但都被汉文帝却允许他的作为,未加以处罚。由此更加助长了刘长的嚣张气焰,以为他无用,便打算联合匈奴造反。却没料到提前走漏了消息,还未来得及动手,就被抓了。

    后人多认为汉文帝此举并非真的顾念兄弟之情,而是一种惩治手段,依循的是“欲要5取之,必先予之”的帝王之术。这种事例在文帝身上不算少,能感受到的是,这位贤者之君的背后有很多值得细细考量和学习的处事之道。

    汉文帝知道自己这个帝位是怎么来的,也知道自己无法撼动朝廷里的相关势力,他索性就不多事了。汉文帝施以仁政,无为而治,不过多涉及天下的权力安排。

    如此一来,天下太平,权贵们安心,汉文帝也既得清闲,又得清誉,可谓皆大欢喜。

    然而,皇权被遏制,对于帝王家不是好兆头,长此以往,后患无穷。于是,汉文帝表面不动声色,实质上已在暗中筹划。

    汉文帝显然不能动作过大,于是他必须找一个不是出自权贵家族,又精明强干,又没有深厚根基的人,来充当自己的白手套。

    显然邓通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汉文帝刻意安排的。邓通就是汉文帝认定的合适人选。至于什么汉文帝在梦中得到启示,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应该都是汉文帝自己编的。汉文帝这么做,一是混淆视听、掩人耳目。二是顺势哄骗邓通,让邓通觉得汉文帝会无比信赖他。如此一来,汉文帝无底线的恩宠邓通,就不会招人怀疑了!

    就这样,邓通在汉文帝的精心打造下,就成功的树立了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奸佞”形象。如此一来,贤达人士、权贵、社会名流丶三军将士,都会对邓通敬而远之。最终邓通就只能死心踏地的依附于汉文帝,汉文帝也就成了邓通唯一的靠山了。汉文帝对邓通的前期打造工作,也就此结束。接下来,汉文帝就开始放心大胆的使用邓通了。

    汉文帝一生受制于权贵,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他只能为子孙谋划未来了。皇权不过是兵与钱,有兵无钱也不行,因而钱对于皇权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汉文帝果断将铜山赏赐给邓通,允许邓通铸钱。邓通因此而暴富,上流社会对邓通的“羡慕嫉妒恨”到了极点,天下人也对邓通,十分痛恨。

    邓通表面上成了受糊涂皇帝庇护的奸侫,实质上则是汉文帝替子孙,养的一头肥猪。汉文帝一生功德无量,唯独只有宠溺邓通,这一个污点。因此,汉文帝登仙后,汉景帝就找了个罪名罢了邓通的官,收了邓通的铜山,抄了邓通的家,这下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了身无分文、寄人篱下的破产人士,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真是应了那个相士的话!

    如此一来,汉景帝刚登基就发了大财,国库充盈,用度不愁。而当朝权贵们却将,自己没捞到大钱的账,全记在了邓通的头上,没人敢说是汉文帝所为。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有样学样,也打造了一个清朝版的邓通,此人就是和珅。乾隆爷登仙后,一生过失都归于和珅,和珅一生所贪,尽数归于清朝国库。

    有人就问了这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俩跟邓通的关系,怎么跟乾隆,嘉庆父子俩对待和珅的方式那么像,都是父亲一个劲儿的宠英俊小生,儿子吃醋了,心里产生怨恨,好家伙,父皇对你比对我还好,最后儿子把对方给收拾了,这也是所谓的一朝天子。

    其实,也有人说,汉景帝刘启干掉邓通绝不仅仅是私仇,也有他的政治考量,因为在汉文帝的纵容下,邓通后来的钱是越住越多,等于无意之间控制了整个国家的金融。

    刘启上台后首先考虑的是削藩,对付逐渐做大的诸王,如果进行得不顺利就要打仗,打仗需要的是钱粮,而一半由吴国控制,另一半在邓通的手中,一旦开战,万一邓通不配合,他可就没钱打仗了,解决了邓通,既可以把邓通的钱收归国有,同时也可以把铸币大权拿回来,可谓是一举两得。

    历代君主都会面临个人欲望与政治道德之间的抉择。相对于一些抛弃底线的君主来说,汉文帝控制得更好,基本维持了好的一面,成为后人眼中的明君。

    政治面具掩盖之下,汉文帝的多面性仍然顽强地存在着。如今看来,这恰恰是历史人物的真实魅力所在。

    本文网址:https://www.yu163.com/chongqing/chongqing_person/12645.html
    声明:本文中内容图片实属用户及第三方见解自主公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您发觉非法信息或侵权行为,可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通知后24小时内删除它。
    娱163网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