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将领中,袁崇焕之前无人可与其相比,死后也无人可替
明朝末年,被后人尊奉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并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以“七大恨”起兵,向明王朝亮出了他的屠刀,先后攻克抚顺、广宁等十数城,并在萨尔浒大战中歼灭明军主力十余万人,斩杀明总兵杜松、刘綎等高级将领十余人。
为了对抗后金政权,明朝先后派出了辽东经略、巡抚杨镐、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或自杀或殉国或下狱而死,辽东形势岌岌可危。这些人中,不得不说,最后冤死在北京城的袁崇焕,是唯一可以与后金军对抗的优秀将领,无论他之前还是他之后的将领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熊廷弼大败亏输
熊廷弼是第一个能够遏制后金的人,他曾经在泰昌元年八月,亲自督阵,击退努尔哈赤的进攻。其在职期间,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很好地遏制了后金的发展势头,却因为党争被免职。后在后金攻破辽阳时,临危受命,再任辽东经略,但与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杀,并传首九边。
孙承宗未获过大胜
熊廷弼之后,另一位在辽东颇有作为的明军统帅就是孙承宗。他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亲临山海关督师,经营将近4年,组训了十几万辽军,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恢复失地4百余里,营造了著名的关锦防线,为后来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奠定了基础。但孙承宗缺乏临阵指挥的能力,在具体战斗中始终没有理想战果。
祖大寿等旧部败多胜少
袁崇焕死后,其部将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等人继续在辽东战场上与后金军队交战。其中祖大寿曾经率领重兵和炮队,成功收复永平、滦州等四城,这也是明朝军队首次直接从后金守军中收复失地。但这些将领在袁崇焕麾下作战是屡战屡胜,但离开袁崇焕后却败多胜少,赵率教、满桂最终战死沙场,祖大寿两次被俘,最后投降了清朝。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是什么名?沈万三靠“3字”保住性命 [图]
- 班超如何凭一己之力,再通西域?班超对汉朝的贡献比霍去病还大? [图]
- 刘备死前提拔一员猛将,后来不但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图]
- 清朝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其实他的行为比和珅更可恨 [图]
- 汉武帝送的数十车好肉,霍去病宁愿放臭都不吃,却让7万胡人丧命 [图]
- 若刘备打下汉中之后,立马让诸葛亮和马超回援,荆州还会不会丢? [图]
-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义子刘封 [图]
- 清朝第一贪官,被抄家时却家徒四壁,皇帝:拿锤子把柱子凿开 [图]
- 曹雪芹家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居然落得到抄家的地步? [图]
- 历经4位皇帝而不倒的李泌,有何厉害之处? [图]